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钩沉详细

贵医记忆 |忆普内时期的蔡醒华教授

发布时间:2022-04-27 16:11    本文出处:党委宣传部新闻科   
分享

编者语:图片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医院迎来了八十华诞。悠悠岁月,弦歌绵长。历代先贤辛勤耕耘,传华夏之文脉,承岐黄之精髓,跋涉求索,虔诚奉献,铸就今日之辉煌。回望来路,历史脚步清晰凝重,文化传承绵延不绝。展思将来,贵医人不忘来路、不改初心,秉承“诚於己,忠于群,敬往思来”之校训,精勤不倦、博极医源,扎根沃土、服务民众。从本期开始,本栏目每周三定期推出,讲述院史上诸位名医名家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凝聚行稳致远力量。


      1996年是解放军总医院德高望重的内科一级教授蔡醒华同志从医五十四周年暨八十周岁纪念,在蔡老五十四年的从医生涯中,直接为我军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已有四十五个年头。他不但是解放军总医院建院早期的元老之一,也是我军、我国功绩卓著、闻名遐迩、孜孜奉献、勤奋好学、医德高尚、诲人不倦的老一代医学专家,医界学习的楷模。
     1957年,原三O一医院扩建为解放军总医院,在众多的医疗技术人员接踵到来之时,蔡醒华教授便成为以著名内科专家黄克刚教授为主任的内科建院骨干之一。1959年冬,外科楼落成,手术科室迁入新楼,内科范围也在几经筹划之后,开始设立专科,由于各科条件关系,内科暂时分为4个专科,即消化系专科、呼吸系专科、心肾系专科及普通内科专科。当时虽说是“暂时”的分科方式,可这一分就持续了25个年头,直到四分之一世纪后的1984年在内分泌病专科、血液病专科及风湿病专科相继成立之时,才结束了“普内”这个不是专科的专科历史。回顾二十多年的“普内”时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蔡醒华教授带领下,全科同志奋斗搏、经历了艰苦的创业过程,才换来了今日的累累硕果,蔡老自然是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蔡醒华教授在办公室。照片来源《蔡醒华教授从医五十四周年纪念专辑》。

默默奉献的一代名医


     过去的普通内科(简称普内),名为四个“专科”之一,实则是不能称其谓真正的专科,因为它并不“专”。当时普内所辖病床115张,分设三个病室:内一病室收容内分泌病、血液病、急性中毒及发热等;内二病室收容部分传染病、结核病、风湿病等;内十六病室收容内科师干病人,凡内科范围病患,一律兼容并包。这样一个普通内科,真是病种复杂,五花八门,名为“专科”,实际上是个大内科中的“小内科”,当时人们曾戏称其为内科的“不管科”,即凡不属消化、呼吸、心肾的病种,统归普内收容。可以想见,领导这样一个多病种的大科室,不仅需要坚实的医学基础训练、深厚而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思想素养。自1963年以后,蔡老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为临床病人默默奉献的事业之中。他对病人不分职位高低,一视同仁,而对战争年代积劳成疾的老干部老同志,更有深厚的同情心与责任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认真收集病情资料,仔细分析研讨,精心诊断鉴别,寻求最佳治疗措施,使许多重复及疑难病患,转危为安,取得明显效果。在许多病人尤其是老同志中,蔡老享有很高的信誉。另外由于蔡老医学基础训练扎实,又勤于钻研学习,所以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科室间遇有疑难病症时,总想到邀请蔡老参加会诊讨论,而他又每每提出一些比较深入的独到见解,启发思路、开阔视野,对攻克疑难症发挥重要作用,也提高了年轻同志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20世纪50、60年代的临床工作,强调严守工作岗位,提倡“以病房为家”。年轻者提倡“24小时负责制”,中年人则轮流担任内科楼五百余名病员的“总值班”。除了每天上午的诊疗活动外,每周一三五下午和晚上为业务活动时间,二四六下午和晚上为政治活动时间;担任总值班时,要定时巡视全楼约80~100名重危病人,掌握医疗重要活动及出入院流动情况,以便次日晨参加全院交接班会议,汇报有关内容。蔡老就是在这样繁忙的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带领着一大批年轻学子肩负重任,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点燃自己、泽及病人,成为众口称赞的一代名医。


1986年,蔡醒华教授与风湿病专科部分人员合影。照片来源《蔡醒华教授从医五十四周年纪念专辑》。


1986年,蔡醒华教授与内分泌专科部分人员合影。照片来源《蔡醒华教授从医五十四周年纪念专辑》。

锲而不舍的事业开创者


     在内科设置专科之初,虽然普内缺乏进一步分科的条件,但创立血液病及内分泌病专科的设想,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已十分明确。因此在蔡老的倡导下,开始筹建两个专业组,重点收治相应病种,探讨有关专业的发展动向,组织开展院内、外专业学术活动(如派人参加协和医院内分泌学刘世豪、池芝盛教授的序列专题讲座),抽调人员外出进修专科(如派人去天津血研所及上海进修血液病)等。运筹帷幄,培养干部,蓄积力量为日后的专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必备的条件。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风湿病在国外已有长足的发展,国内有些单位亦在酝酿成立专科、发展专业。蔡老洞察这一重要趋势,及时在科内筹建风湿病专业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同时又不失时机地组织人力,翻译出版了美国关节基金会编著的《风湿病概要》一书(第七、八、九版)。蔡老亲自主持,约稿审稿,经过艰苦细致的劳动,终于有了我国第一本中文有关风湿病学的专业经典著作,为风湿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准备了专业理论条件。另外,为扩展风湿病专业的发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扩大对外交流,获取新的信息。先后接待了美国风湿病学会主席Duff教授和美国著名风湿病学家 William. Kelley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蔡老还不顾年大体弱,亲自两次远涉重洋到美国参加有关风湿病的专业会议,吸取外界发展动态,收集专业学术资料,充实了医院风湿病的相应内容,提高了专业水平。到了1984年,终于在主客观条件均已成熟的情况下,相继成立了内分泌病、血液病和风湿病3个专科,圆满地完成了“普内”的历史使命。十多年来,3个专科发展迅速,不仅医疗诊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研成果累累,而且人才辈出,成绩裴然,挤身于全军和国内先进科室之列,成为军队和国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训基点之一。回顾从普内到今天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在蔡老的带领下,含辛茹苦,锲而不舍,长期艰苦努力取得的结果,蔡老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效法,永志不忘。



1996年5月,贵医校友在北京中山公园合影。蔡醒华(左二)、蔡藕珍(左一,蔡醒华夫人)、王诗恒(左四,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教授,入选《协和名医》)、赵东海(右一,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专业技术一级,徐向前元帅医疗组长)。照片来源著名昆虫学家、贵医校友虞以新提供。

甘为人梯诲人不倦的师表


     蔡老胸怀坦荡,品德高尚,言传身教,致力于青年骨干人才的培养,他常自谦地说:“虽无惊人传世之作,愿作人梯育英才”。确实如此,解放军总医院不少较老的同志都曾在蔡老的带领下工作、学习过。大家对蔡老严予律己,宽以待人,朴实诚恳,热情带教的精神,有口皆碑,一致称颂,有的同志虽已步入花甲之年,功成名就、贡献突出,但每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深感蔡老的帮助和教导,获益匪浅,大家发自内心地尊称蔡老是自己当之无愧的师长。蔡老不顾年事日高,勇于挑起重担,在其他同志的参与下,先后建立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培训点,自己亲自带教,具体指导,不论临床培训、科研选题,论文撰写、或是文献阅读与综述,蔡老都是出主意、教方法查效果,使他们养成严谨的致学态度,勤奋的钻研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他们爱国家、爱本职、爱病人,不求名利、勇于奉献的作人道理。迄今已培养出硕士生20余名,博士生5名。这些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作出许多成绩,不少人已成为科室的领导或学科带头人,为我军有关专业的人才接茬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蔡醒华教授与研究生合影。刘毅(左一)、黄次波(左二)、黄烽(右)。照片来源《蔡醒华教授从医五十四周年纪念专辑》。
     本文选自《蔡醒华教授从医五十四周年纪念专辑》,解放军总医院出版,1996年10月。
蔡醒华教授



蔡醒华(1916-1997),山东邹平人,内科学家,风湿病学家,老年病学家,一级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副组长。1942年贵阳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先后任病理科助教,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治医师、讲师。1949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军委直属和平医院内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内科主任、军医进修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等,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医学名人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贵医记忆 |忆普内时期的蔡醒华教授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