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要闻详细

一个表扬背后的故事:命悬一线,通力抢救终获重生

发布时间:2021-03-31 17:58    本文出处:党委宣传部   
分享

3月15日,医院投诉中心接到一通特殊电话,电话里一位患者不停地说要特别感谢内科ICU主任杨国辉和护士长吴曦所带领的内科ICU团队,还有透析中心陈烨医生,表扬他们在救治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

这次表扬还得追溯到2月15日,这对于正在医院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周某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在透析过程中他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周某是一名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月15日下午14点15分,在血透室治疗期间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意识障碍。血透室医师立即停止血液透析治疗,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积极抢救,经过一系列抢救处理,但情势仍十分凶险,收入到了CCU病房治疗,给予心衰改善,纠正高钾血症等对症治疗。考虑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垂危,所以进一步转入了内科ICU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治。

当患者转入内科ICU时,已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内科ICU医护人员立即进入争分夺秒的“抢救模式”。上呼吸机、心电监护,测血压、氧饱和度,拿置管包,建立深静脉通道,上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床旁血液透析治疗……一系列通力配合的娴熟操作一气呵成,迅速稳定住患者生命体征。经过杨国辉、宁睿、汤娜娜、刘晓娴、刘婷、方昊等医师的日夜监测治疗,经过护士长吴曦带领的护理团队的日夜精心照料,周某逐渐好转,意识逐渐恢复。一周后,拔除了气管插管,可以自由呼吸了。

但转变总在一瞬间。当夜,周某毫无预兆地严重缺氧,生命再度陷入危机!值班医生刘婷、主治医师方昊一边加压给氧,一边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患者氧饱和度终于上去了,生命体征稳定下来。经杨国辉、宁睿分析,考虑患者系呼吸肌无力所致可能性大,评估患者短期内不能撤机拔管,还请了耳鼻喉科进行气管切开。终于,经过内科ICU医护人员20多天的积极治疗,周某脱离了危险,成功脱机,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一家人得以团圆。

“ICU日常面对的患者的病情总是瞬息万变,患者前一秒生命体征还算平稳,下一秒就可能进入抢救模式。像这样的抢救,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经历。”杨国辉讲到。“能得到患者的认定,我们心里感到很高兴,患者的选择与信任是对我们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患者的感谢不仅是对我们个人和团队的认可,更代表着对医护人员的肯定。我们也将以此激励自己,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这是一个技术精湛的团队。医院内科ICU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科室的危重病抢救水平省内领先,已成功抢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重症肺炎、脓毒症、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患者,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ICOM)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开展了纤支镜介入诊疗技术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持续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应用,还在全省首例开展肺膜氧合(ECMO)技术在重症ARDS治疗。每年抢救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近300例,抢救成功率达9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优良的医风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无数患者的信赖、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是一个英雄的团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贵州省组织第四批医疗队支援湖北鄂州,作为有着丰富重症救治经验的内科ICU团队集体请缨出战,随队出征,千里驰援湖北鄂州。期间,他们承担了鄂州市中心医院任务最重的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面对当地医院已有医护人员被感染达40多人、被隔离人员达90多人的凶险处境,他们临危不惧,克服重重困难,改设施、增设备、定制度、制流程、强培训,把简陋的普通病房改造成了标准规范的重症ICU,将原有6张床位扩大为8张床位,尽最大力量收治了21名危重症患者。

在鄂州的45天,他们一次又一次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一次又一次把其从死亡边缘拉来,尽最大努力挽救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45天的援鄂中,全队人员经历了数不清的生死抢救,面临了从未有过的挑战,以非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体人员获鄂州荣誉市民称号,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最美逆行者”称号,并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记功。

2020年内科ICU整支队伍作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开赴鄂州,进入市中心医院NICU工作,全科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奋勇抗疫,用无畏的勇气、冷静的睿智、娴熟的技术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线救回。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一个表扬背后的故事:命悬一线,通力抢救终获重生
分享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