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赴黔西南州开展现场质控与专题培训会议举行
9月21日,为进一步提升黔西南州血液内科诊疗规范化水平,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贵州省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王季石率专家组赴黔西南州兴义市人民医院,开展现场质控检查及专题培训会议。会议通过学术讲座、实地检查与反馈指导,为基层医务人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区域血液病诊疗质量的同质化发展。会议由黔西南州血液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兴义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张艳萍主持。
兴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富伦在致辞中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医疗质控对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贵州省血液内科质控中心主任王季石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培训+检查”双模式,促进省级质控标准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黔西南州血液内科诊疗能力再上新台阶。
会议专题培训环节汇聚了省内外血液病领域知名专家,围绕临床热点与治疗难点展开深入讲解。王三斌教授(专家组成员)以《轻移植理论与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微移植、非清髓移植等新型技术的适应症选择与操作规范,为基层医院开展低毒高效移植提供了实践指南。 詹雲主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解析了异基因移植预后因素及模型探索、人群适应症探索、预处理方案今早、白血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方案优化及并发症管理策略 柴笑主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疗进展,重点介绍了国际最新分型标准与靶向治疗药物应用。马涛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讲座,梳理了自体移植的适应人群筛选、动员采集及回输关键环节的要点。卢英豪主任医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享了淋巴瘤BTK抑制剂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研究新进展,强调了精准分层治疗与长期随访管理的重要性。参会医务人员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紧贴临床实际,既涵盖了前沿技术,又强化了质控意识,对提升诊疗规范性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质控专家组深入兴义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患者”四步法开展全面检查。张艳萍首先汇报了科室临床质控工作及黔西南州血液内科质控体系建设情况。随后,专家组对照《贵州省血液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对患者出入院诊断、初诊白血病患者MICM分型完成情况、肿瘤化疗记录、干细胞移植工作开展等核心内容进行逐项核查质控。在质控反馈座谈会上,专家组肯定了科室在质控管理中的亮点,同时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完整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王季石强调:“质控工作需做到‘三个结合’——指标与临床结合、检查与指导结合、整改与长效机制结合,切实将质控要求转化为日常诊疗行为。”
此外,专家组还开展了疑难病例查房,针对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多学科讨论指导,优化了免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个体化策略。
以质控促发展,共筑血液安全防线
此次会议通过“理论授课+实践督导”的立体化模式,实现了省级质控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张艳萍在总结中表示,黔西南州质控中心将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落实,并定期开展自查与培训,确保质控指标全面达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