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共筑成长 ——急诊科开展“早临床”活动
9月5日至9日,急诊科医护团队采取“线下+线上”结合模式,举办为期5天的“早接触·早临床·复临床”二期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线下实地观摩、局部人体模型操作、床旁实景查房,以及线上案例研讨、沟通交流与梳理等多元形式,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带领来自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麻醉学院及临床学院的大一、大二学生认知急诊科医护工作的核心特点。
本次活动共组织贵州医科大学24级护理专业学生6名、24级麻醉专业学生1名及25级临床专业学生5名,合计12名同学参与。活动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观摩急诊科各相关科室,了解急诊科布局与科室功能,熟悉留观及住院患者的入院流程。
急诊神经科教学老师熊翠以“急诊科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展开分享。她通过幻灯片系统讲解医院发展历程,展现医疗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急诊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对临床工作产生由衷敬意,体会到急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急诊神经科医师叶飞带领同学们全程观摩急诊患者从接诊、留观入院办理到病房接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使大家感受到临床工作的严谨性。
在急诊神经科病房,熊翠介绍学科带头人、病区环境及科室收治病种,叶飞结合人体头颅模型、影像资料讲解,分批次组织床旁查房观摩,多维度展现临床诊疗流程。活动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重点指导同学们如何运用专业知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如何与科室医护团队协作,帮助大家逐步掌握病情沟通技巧与治疗方案制定逻辑。
同学们还参观了急诊抢救室、留观室、EICU病房及胰腺病专科病房,通过各科老师的细致讲解,同学们对急诊各科室的工作职责、仪器设备操作及临床收治流程形成了系统性认知。
本次“早临床”活动帮助同学们提升职业素养、掌握急诊科患者流转核心流程,增强了医患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大二学生通过实践深化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提升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大一新生则对医学专业产生兴趣,坚定了学医信念,为投身临床工作打下思想与能力基础。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