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队来我院参观交流
7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路畅行,‘视’界无碍”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参观交流。团委书记毕波,眼科主任谷浩,门诊副主任谭鑫出席,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队负责人李映梅,门诊团支部书记吴月湄,实践队学生代表,眼科学生及志愿者参会,会议由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张馨予主持。
毕波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概况,寄语“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倾听患者最真实声音”,期待两院以此为新的起点,在科研协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李映梅介绍了此次团队活动的目的及主题:“视障人群在获取健康服务和就业中面临诸多困难,本次实践聚焦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中加强和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的要求,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个案访谈‘三维调研’为改善视障群体就医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锤炼公卫人的实战调研能力。”
谷浩介绍了医院视障人群就医情况,医院当前的视障服务尚未体系化,此次座谈也是医院的学习契机,挂号流程如何适配盲人需求,志愿者规范如何避免形式化,比起流程设计,同情心和同理心才是服务内核。
谭鑫就门诊服务情况展示了智慧化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无感标识系统,建档时标注特殊身份,通过信息化实现无感引导,避免歧视;建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接待各类人群并提供全流程引导;加大流程优化,结合志愿者活动等多方面进行流程改造。吴月湄表示,视障人群绿色通道、导诊人员分诊引导及安保陪诊机制已覆盖全院,有效确保了就医过程便捷畅通。
与会人员聚焦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诊室是否会进行常规筛查以早期发现眼部疾病,眼科疾病预防方面采取措施,线上服务无障碍模式,电话预约线上陪诊等服务,医院安保人员及志愿者分配等问题展开讨论。谭鑫建议探索社区政策宣教主战场,构建“医院-社会”服务闭环。谷浩呼吁多关注患者离院后的“出行断点”,如打车、公交引导等社会联动。
会后,吴月湄带领实践队实地探访医院的门诊智慧服务系统与无障碍设施等,感受视障人群在就医时的全流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