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贵医图文新闻详细

【前线日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张维森:大雪停了,阳光终于来了

发布时间:2020-02-21 16:21    本文出处:天眼新闻   
分享

日记撰写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维森

  

2月15日

  
  天气:雪
  
  地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记得还是11年前本科在武汉实习了一年,此后再没有来过武汉。没想到这次以这样的方式回来,带着任务、扛着责任、牢记着贵州人民的嘱托回来了。



  刚下高铁,火车站的广场空无一人,落日余晖斜过江面映入队员眼中,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就在我们面前。
  

  我辈虽心中有家国,有大好河山,却也被眼前的景象震动了。街上人很少,但有人,他们是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交警、清洁工人、送餐快递人员……路上没有太多的车辆,但有车,那是救护车、汇集各地物资的车、消毒车……看到这些我们没有悲叹,反而增强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因为这些景象充分说明我们的英雄城市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每一位群众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岗,参与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到达武汉后,在队长的统一指挥下,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2月12日接到紧急通知准备前往武汉市体育中心1号球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第一批进入方仓的医务人员之一,内心是忐忑的,可身体要欺骗内心,不能让队员看出自己的紧张,要相互鼓励打气。


  

我们从下午4点进去到凌晨1点出来,那一班的医护人员接诊了400余例从其它隔离点、医院转过来的确诊患者。说不累那是哄人的,我这么年轻力壮的人都有点吃力,更何况队里的其他人呢?短时间来这么多人,病友们没有吵闹,有秩序进入仓内找到自己的床位安心住下等着医生去询问病史、订治疗方案。感谢我们的病友,感谢你们的理解,也感谢你们为这次疫情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今天,下雪了,队里大部分是南方人,若在贵阳看到这样的雪少不了会呐喊、高歌、吟诗作赋。可在这里,在武汉,队员的脸上没有这些情绪的变化,透过雪花,只有忙碌的背影、坚定的眼神,因为我们坚信,雪再狂、雪再厚,也终将融化在每个中国人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里。聚四海八方儿女心,撒五湖九州华夏情,此战必胜。
  
  晚上要去接班,我该睡一觉了,保持战斗力,待续……
  
  2月16日
  
  天气:晴
  
  地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昨夜的寒意早已被起床后窗外的阳光驱散,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你要问我喜欢上什么班,我还是喜欢上夜班的。确实夜班上得多了,人的作息会打乱,激素分泌会失调,会老得快……可我还是喜欢上夜班,因为在夜里才会有自己的影子、夜里红绿灯更加醒目、夜里身上的荧光条更加闪亮。喜欢夜班最是喜欢它下班后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不用担心接班会迟到,因为防护服里最难熬的就是在下班前的那段时间,宁愿提前十几分钟进去,也不愿晚一分钟,因为我的战友们真的呼吸已经很吃力了,我们得快一点去换他们下来休息一下。看过鱼儿搁浅张口呼吸的样子吗?在上班七八个小时后我们队员的呼吸就是这样的。
  
  都说寒从脚下起,昨夜的寒不止在脚下,它从四面八方袭来,像蛀虫啃噬肌肤一样逐层渗透。感觉最糟糕的是我们的头顶,因为早已没有了青丝,没有了斑白,但头顶的寒反而让我们更加清醒了。看着病区患友有政府准备的电热毯,有棉被,还有棉大衣,有些患友还拿出没有穿过的棉大衣给我们的医护人员,我们感觉也就没有那么冷了。每一趟巡视的医护人员都要仔细地检查患友是否盖好棉被。我和洪林巡视了几圈,他把好几个露脚的都盖严实了,我很吃惊他是如何发现那一点点的脚外露的,我们的护目镜虽然采取了很多方法避免起雾,但因时间过长还是蒙着一层雾水,视野很差,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看得那么细,也许这是一位护理工作人员日常训练的结果吧。
  
  说到我们的头顶,这应该是今年医务人员最流行的头式了,它的流行不仅是因为工作需要,我想更重要的还是代表这个群体的心声吧,因为这样才不会“藏污纳垢”、一丝不苟吧。
  
  不论是在住处还是病区,都会看到陌生的个人、组织捐赠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医疗用品。你我从未谋面,你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熟悉而又陌生,陌生是因为在我们的圈子里找不到你的名字,熟悉是因为在每次百姓有难,国家有难的时候你们的背影都在那儿。我们在一线救治患者,你们在一线给我们最暖心的支持,我们一起携手,这场胜利还会远吗?
  
  2月17日
  
  天气:晴
  
  地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来时我们都是紧急通知的。对于病毒,我们是医生虽有怕但不惧。大家对生活物资的准备肯定是欠缺的,心里不免会担心去了后会不会饿肚子、会不会很多生活用品都没有。


  来武汉已有一周,也许远方的你们会担心我们是否吃的好,睡得暖。就让我来问问这盒饭里的它们吧。
  
  我问:“白菜大哥你这口感吃着嘎嘣脆。”
  

  白大哥:“兄dei,俺是从寿光过来的,乡亲们连夜把我叫起来,坐大货车赶过来的,不过哪些载我的大哥们星夜兼程,你要把我吃掉才对得起他们。”


  我再问白大哥旁边的莴笋片“笋哥,你是哪里冒出来的,看你这么嫩,出来混,不怕病毒啊”。
  
  笋哥:“我囊个晓得嘛,还在睡觉,就被村里人搞到车上了,在路上旁边都是兄弟姐妹们,挤得我连路标也看不到,最后下车才晓得是来了武汉撒。”
  
  森哥我有话说,旁边的橙子妹妹插了句。
  
  橙妹:“我说笋哥,别个都囊个晓得自己来自哪里,你个憨包不晓得,我听你口音怕是四川那边过来的,我从秭归过来在高速路上遇到好多你的兄弟伙些。”
  
  不要起哄哈,等森哥喝一杯牛奶再说,哦,对了,这有好几种牛奶,还没问你们几个打哪里来?
  
  还没等我开口,这些家伙自来熟啊“我是内蒙的,看你这肉劲,是青藏高原来的吧,嗯对的。小伙你也壮实,海南来的吧?一看他就是南方来的,水灵灵的,新鲜得很哦……你们看还有位腼腆的小妹妹怕我们晓得她哪里来的,匿名来的。旁边还有鸡蛋兄在哭,边哭边说,俺才从鸡屁股里掉出来身上都还是热的就被拉上车捏……”
  
  看到村里、乡里,社区,企业等全国各地给你们的通行证,我的眼睛湿润了。父老乡亲们,你们的爱心我们收到了,请放心,我们坚决不浪费一丁点。
  
  记者手记
  
  仔细阅读完张维森医生的日记,感受颇多。从大雪到晴天,这不仅是武汉气候的变化,也是疫情走势的变化。
  
  张医生的文字细腻、温暖,又不失风趣,他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几日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见闻。刚到武汉时看到的情景,不是所谓的“空城”,而是有条不紊的运转着,这些场景都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心被紧紧揪着。
  
  大雪纷飞,雪景虽好,但忙碌的医护人员却没有时间欣赏美景。进仓后的他们,忙碌着、时时刻刻都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战斗着。朦胧的护目镜下,是一双双坚定的眼睛。那目光,穿透雪层,温暖人心。
  
  没有哪个人在病魔面前是毫无畏惧的。害怕,是人类的本性。但是,当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看到患者渴望的目光时,心中的恐惧被肩上的责任担当磨平;患者们看到冲到病房里的医护人员的时候,信任让他们渐渐地消除了内心的不安。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在病房里,他们彼此信任,共同牵手战胜病魔。
  
  大雪终将停止,阳光总会浮现。当阳光照射在大地的时候,就驱散了周边的阴霾。“一场与美食的对话”,风趣又幽默。蔬菜、水果、牛奶,全国各地的爱心得以体现。全国各地的兄弟们,你们的爱心被送到医护人员手里了,他们收到了,他们会好好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食物。
  
  我们不希望有什么“英雄”,只希望每一位前往“疫”线的你们都能够平安归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华夏儿女终究是一心的,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
  
  2月下旬,气候一天比一天温暖,阳光越来越温暖了,我们在等着好消息传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前线日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张维森:大雪停了,阳光终于来了
分享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