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援鄂抗疫战报|在最后一道防线和“死神”对决
“一秒钟都不能放松!”
鄂州中心医院内科10楼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里收治的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病人。贵州援鄂医疗队ICU二组护理组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ICU护士长吴曦和她的同事一起,每天面对着患者病情的各种突发变化,时刻准备着进行抢救。她们冒着巨大风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持人:危重症病例是这次疫情当中治疗的难点,难在哪里?
吴 曦:确实很难,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进到病区,病人的病情都极其危重,在接触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时,没有预料到病情变化真的是瞬息万变,我们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在工作当中我们还有比较直接的一些困难,我们进入病区后,身着三级防护装备,衣服得穿三层,手套也得戴两层,还有靴套眼镜等,这些装备对日常的工作也增加了许多难度。在ICU(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当中,抽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日常操作,但是病人病情危重,循环特别不稳定,需要检查的项目很多,从而抽血的频次也增多。戴上双层手套之后,对我们双手的感知能力产生非常大的阻碍。日常采血时,我们是能够直观地看到血管,或者摸到动脉的搏动,就能给病人采血,但在这个时候,我们靠的是基础知识,对病人血管解剖位置的掌握,和我们以往多年的工作经验。这些是我们在工作当中很实际的困难。
主持人:随着我们对疾病认知的深入,护理的方案是否也在进行调整?如何调整的?
吴 曦:我们是3月12号的凌晨到达鄂州,经过前期紧张的培训后,我们在16号的夜间就进入了中心医院的内科大楼,这栋大楼收治的全是新冠肺炎患者。我们进入的是ICU,收治的都是危重型患者。到了神经内科后,这里的病房只是一个初、中(等级),很多设施达不到ICU的要求,我们相当于是一边筹建ICU病房,一边积极地抢救患者。当时患者数量比较多,我们一边忙着完善病房建设,一边做患者的基础护理治疗以及抢救工作。我们做了很多紧急的抢救措施,比如血液透析,给病人做俯卧位通气等,这是当时做得比较多的工作。随着我们对病人的病情逐步了解,我们国家新冠肺炎患者重型和危重型护理规范的出台,病房基本设施设备完善以及物资逐步地满足需求,我们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多的是患者功能性的锻炼和人文关怀。现在我们会对病人进行基本的评估,做完B超,下肢的血管评估以后,会给病人做神经血栓的预防治疗等,会更具体更完善。
主持人:现在医院工作的场景是怎样?大家都在忙些什么?
吴 曦:进入病区后,我们就跟陀螺一样不会停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现在我们病房里有4个危重型患者,要么气管切开,要么经口气管插管上着呼吸机,身上有很多监护设备和治疗仪器,每一个治疗的完成都非常忙碌。
主持人:这几天有一条视频,视频中有一位患者年纪比较大,在ICU病房接受治疗,口渴了向医护人员就要水喝,但是喝了一口后,她说有点烫,想休息一下再喝,结果这位患者就突然去世了,照顾她的医生非常的伤心,我们看到这条新闻的人也非常的难过。这个细节就说明这个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变化很突然,甚至说是令人意外的。
吴曦:是的,非常正确。最初进入病房接触了新冠患者后,发现这是这个疾病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第一,危重型的病人年龄都特别大,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年轻的危重患者。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前一分钟患者的生命体征还比较平稳,下一分钟可能就会呼吸心跳骤停。呼吸是靠呼吸机维持,比较严重的就是心跳骤停,可能下一分钟就得进入抢救模式。庆幸的是我们贵州医疗队工作人员都很专业,每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以后进行的抢救,相对抢救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它的疾病特点跟在原单位收治的日常患者相比是非常不同的,所以这个问题给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秒钟也不能放松对病人病情的观察。
主持人:会有一些病人从重症转到普通病区,在你接触的这些病人当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
吴曦:其实每一位转出的患者都让我们印象深刻和非常的挂念。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老伯伯,因为他当时是一个无创通气的状态到监护病房,他每天都会默默流泪。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要求分管他的护士一定要特别加强他的心理护理,多开导他和关注他。在一次交流当中得到了答案,因为他特别担心他老伴,老两口都因为新冠肺炎疾病到鄂州中心医院住院进行治疗。因为老伯的病情比较重,到了ICU,他的老伴病情比较轻,就在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他非常牵挂老伴,因此经常为了这个事情自己偷偷地流眼泪。在知道他的牵挂和担忧后,我们特意请了中心医院监护病房的叶主任,因为都是当地人,和病人沟通会更方便一些。叶主任用当地的方言和病人进行交流,开导他和他谈心,鼓励他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好好吃饭,这对患者免疫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病人痰多,鼓励他自主咳痰等。最后这位“爹爹”(当地方言对老伯的称呼)成功地转出监护病房,到了普通病房。因为不放心每个转出去的病人,我们会特别牵挂,经常去普通病房看望他,得知他在普通病房里面做一些康复性的锻炼,和自主呼吸的一些训练等。因为在普通病房也是贵州医疗队的各位老师对他进行护理和治疗,所以“爹爹”非常感谢我们。
主持人:最后给家乡的听众朋友说几句。
吴曦:虽然远在鄂州,我们不但关注着鄂州的疫情变化,也非常关注家乡疫情的控制。前些天看到新闻,贵阳市民已经出行在街头和公园,有的甚至没有佩戴口罩。我们整个医疗队的所有队员都特别担忧,疫情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都还在做最后的冲锋,请大家不要放松警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千万要做好防护,不要让国家和这么多医务人员用生命换来的曙光成为泡影。我们还需要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自由地呼吸和出行,也争取让孩子们能够早一点回到学校。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