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

您的位置: 影像科 科室简介详细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成立于1953年,是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学科。作为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物实验基地(GCP)(诊断,治疗)、贵州省医学影像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精准影像及诊疗创新群体、贵州省医学影像专科联盟挂靠单位和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贵州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和贵州省人工智能协会智能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积极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促进我省医学影像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作为贵州省医学影像质控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放射影像质控中心,构建跨区域医疗帮扶合作新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携手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提升我科在全省的学科影响力。

2021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率先在贵州省内开设首个专家门诊,在提升影像服务能力和水平方面起到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承办国际会议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搭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2022年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办我院第一本英文期刊《iRadiology》,带动贵州医疗走向国际化,促进我省医疗、科研创新发展。

科室拥有3.0T MR 3台、1.5T MR 3台、640层CT及320排容积CT 各1台、64排128层螺旋CT 4台、80排螺旋CT 2台,16排螺旋CT 1台、数字化多功能X光机1台、数字化X线机(DR)5台、移动床旁DR机5台、数字化钼靶乳腺机1台,年均接待病人检查量50余万人次。研究方向包括常见病诊断、脑科学研究、功能和分子影像、影像组学及人工智能及图像处理,近年积极推广脑功能磁共振、心脏MRI、脑卒中智能诊断、QCT等十余项新技术的应用。开展的无创不打药冠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填补了省内该领域的空白。

科室拥有专业人员124人,其中博士9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37人,医生组硕博比达95.7%,高级职称23人,2020年全面推行医、教、研亚专业化,形成影像学科按系统的亚专业学组。科室拥国务院津贴专家、省管专家、千人创新人才、香江学者、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等专家学者。为提升学科整体人才结构水平,影像科积极柔性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助力影像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35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主编、参编、参译学术专著19部,其中Springer出版社2部,人民卫生出版社3部,主编创新教材《影像病理学》和参编专业教材《医学影像学》。获省部级奖励及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21篇;获得国家级、省市厅级课题3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区项目共5项;学科拥有医学影像学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脑科学成像重点实验室(培育),目前在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1050余万元。参与制定《放射科管理规范与质控标准2017版》,《定量CT骨密度检查扫描技术规范》。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培养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基地,1985年获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获“放射医学”二级博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点授予点,作为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为全省培养上百名放射专业毕业生和优秀医师,科室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每年为医学影像专业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22年新增“智能影像工程”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医工高度交叉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影像科将秉承“团结笃行 精进求实”科训,积极构建医教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新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