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今年82岁家住贵阳市云岩区的徐婆婆,由于左眼患白内障,仅剩一点光感,想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手术换人工晶状体。然而,尽管通过医院公众号可选择一周号源,但该科所有医生号均显示“满”,连续四天如此。记者了解到,徐婆婆的遭遇并非个例。“医院线上...
“各位白衣天使们,大家下午好!”在贵州卫视主持人杨璇温和亲切的问候中,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贵州医科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首期“书记·院长”沙龙拉开序幕。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参加本次沙龙的书记、院长。他们分别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海洋、...
【人民网】贵州首方!贵医附院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出新药“仑卡奈单抗”7月1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附院”)院神经内科(国家核心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出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属于贵州首方。仑...
【人民网】贵州省医院协会医院党建与文化专业委员会召开2024年年会人民网贵阳6月23日电(记者王秀芳)6月22日,贵州省医院协会医院党建与文化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贵阳举行。会议邀请省内外多家医院领导、各成员单位代表等齐聚爽爽贵...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援外医疗不仅仅能够帮助受援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而且也带动了援外医疗外交,展现中国担当。”2025贵州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伟分享了该院援助所罗门群岛医疗队的故事。由贵医附院承派的第三...
夏飞,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他爱岗敬业、医者仁心,从事急诊外科及灾难救援工作19年,在急诊外科特别是多发伤、胸腹部创伤以及创伤危重症管理等多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是贵州省危急重病绿色通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骨干成员。协助筹备建立并管理贵州省首...
冉利梅,女,土家族,1973年9月出生,1997年1月参加工作,200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罗甸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作为国家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医疗队队长,冉利梅于2022年6月进驻黔南州罗甸县开展帮扶工作。她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深...
2021年1月1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北京、天津、贵州等18个省区市正式落地实施,首批落地的18个省区市中选产品本地库存量平均达到协议采购量的33%,能够满足医疗机构首月使用需求。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室门口1月6日,记者专门走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急诊科,一个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随时与生命“赛跑”的地方,白日里人来人往,夜晚灯火通明。作为急诊科护士,患者到院时迅速准确根据病症进行预检分诊、不厌其烦的指引每一位前来问询的病患及其家属进行相应检查、发生突发事件时反应要比行动更快……在贵州医科大学...
【新华社】贵医附院开启房颤治疗新阶段2024年10月21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伟副院长的带领下,由心内科心律失常团队的周纬教授,谌晶晶教授,石林艳博士共同主刀,成功为2位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FARAPULSE心脏脉冲消融术。周纬教授(右一),石林艳博士(右二)实施...
寒来暑往,四季轮转,转眼2025贵州省两会已至。随着两会召开,来自医药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健康贵州建设提出了不少“接地气”“冒热气”的建议、提案。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近代表委员,听他们介绍履职感悟、大会期间关注的话题,以及新的一年里的...
2024年9月20日-25日,应所罗门群岛马基拉乌拉瓦省省政府的邀请,在驻所罗门群岛中国大使馆安排下,第3批援所罗门群岛中国医疗队赴马基拉乌拉瓦省开展义诊活动。这是中国援所医疗队2022年以来深入所国的第6个外岛省份。义诊活动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热烈欢迎,取得圆满成...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科技、人才与创新成为推动各领域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创造新伟业,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牢牢把握这一时代契机,坚持科技为先,深度融合科...
专家简介: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亚玲每一场生死救援的时刻,在患者身边,总能看到白衣天使的悉心照顾。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岗位让护士工作有所区别,但她们的目标却是相同的,那就是患者的安康。李亚玲,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终把公益属性作为立院之本,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价值追求,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扎实创建贵州省文明单位,积极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逐步构建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医疗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服务更体贴的现代化医疗...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