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血管外科护士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第三批贵州省援鄂医疗队护理队队长,支援武汉体育中心方舱总院一院。今天是动静记者替张云执笔更新云朵朵“战疫”手记的第七天,也是第一次在清早和她“搭上线”。从张云的语气中不难听...
昨晚,贵州省援鄂医疗队共337名队员出征湖北。这是贵州援助湖北的第四批医疗队,也是贵州支援鄂州的第二批医护人员。他们坐飞机转大巴,连夜赶到鄂州开展工作。星夜驰援鄂州为哪般?今天,动静记者采访了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贵州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吕...
日记撰写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贵州)队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张维森 2月15日 天气:雪 地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记得还是11年前本科在武汉实习了一年,此后再没有来过武汉。没想到这次以这样的方...
人物档案:第四批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护师杨玉婷 当我看到新闻里鲜活的生命转瞬即逝,看到昨日微笑的蓓蕾今朝不在,那一刻,我穿上我的白大褂,衣虽轻,责却重。2月11号,作为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我踏上了这场非同寻常的“随团出征...
“30天,经历了5个阶段。这是贵州医疗队员奋战一线、共克时艰的1个月;是贵州人民、鄂州人民风雨同舟,并肩作战的1个月;也是我人生中非常难忘、极其宝贵的1个月”。3月12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贵州援助鄂州医疗队队员左石在《战疫日记》中写道:不到最后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展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支...
“疫”情无情抗疫有我——张亚琼的抗疫日记9月5日(第一次参核酸采集服务)现场9月5日晚11时许,有深夜的路灯相伴,我们完成了一天采集核酸的任务。我搭乘摩托车,从云岩区盐务街回到位于南明区的馨月湾小区家中,已经将近凌晨1时。贵阳疫情以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3月10日,记者从贵州援助鄂州医疗队前线指挥部了解到,根据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贵州医疗队不断完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措施,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鄂州市重症率从2月11日的34%降到3月8日的11.78%,降低了22.22个百分点;治愈率从2月10日的7.72%提高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请升级浏览器在这个春天,你失去最珍贵的是什么? 视频中正在唱歌的这个25岁大男孩,在疫情中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自己和父亲也分别在各自的病房里不能相见。 这个春天,对他来说是如此艰难。 所幸,这个春天,他收到了一份来自贵州...
动静记者今天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该院于7月15日成功完成贵州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患者目前恢复良好。据了解,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是由于心脏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从左心室反向流入左心房,舒张期反流的血液再经二尖瓣充盈左心室,...
1月21日至2月12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确诊患者共15例。其中危重型5例,占贵州省确诊危重型病例一半。 2月24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最后3例危重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截至目前,无一医护人员感染。 医院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与医院严密的防控阵线...
今天(2月28日)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昨天(2月27日)下午在门诊大厅举办了“贵在有你·医者仁心——罕见病多学科专家MDT联合义诊”活动,开展血液、神经、内分泌、新生儿、呼吸等专业的罕见病义诊。动静记者在义诊现场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
6月16日下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召开“五好五心砺党性、黔卫先锋护健康”创建工作启动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贵医附院将以“五好五心砺党性、黔卫先锋护健康”工作为抓手,发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激励医院各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
2月24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最后3例危重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连续三次核酸釆样阴性,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渗出性病变显著改善,根据国家卫健委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且经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评估,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实现了所有新冠肺...
记者从贵医附院获悉,贵州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在该院成功实施,标志着贵州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诊治迈入国际领先水平。46岁的男性患者因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大量反流引起心衰就诊于该院,心脏内科介入治疗团队,超声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对患者进行仔细...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