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

【老专家口述史】安裕文:做麻醉用手,更要用心

发布时间:2025-06-03 10:23    本文出处:管理员   
分享





编者语

医者之志,历久弥坚。八十余载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一代代贵医人扎根黔中沃土,胸怀民族大业,心系百姓健康,传承大医之术,肩扛传道之责,成就桃李满园,为护佑人民健康奋斗不息。即日起,“老专家口述历史”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改革发展中的精彩故事和老专家潜心医学、救死扶伤之往事,勾勒贵医人改革奋斗、不懈求索的时代群像,以期传承先辈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安裕文

贵医附院原麻醉科主任

安裕文,1946年3月出生于贵阳,中学就读于贵阳女中(现贵阳二中),1963年考入贵阳医学院,1968年毕业分配至贵州兴仁县百德公社卫生所工作,1975年调入贵医附院麻醉科,历任主任医师、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麻醉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贵州麻醉学分会主委及贵阳麻醉学分会主委。

在麻醉科工作期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曾主持带领科研小组研究“经食道调搏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該课题曾获贵州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解决了患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及手术安全问题,还举办了专题学习班向全国全省推广。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女医师协会颁发的“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奖章。


口述内容



我1946年出生于贵阳,初中就读于贵阳女中。那时说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家里家长和兄长认为学医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我听从他们的建议选择学医,并考上了贵阳医学院。但由于我比较胆小,入学后进行的一些动物实验,我都是尽量让男同学去做,自己在旁边看。1968年毕业,那时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们班98个人中除少数几人留校或留在贵阳外,其他全部分往全省各地农村。我和十多个同学分在兴义地区,我被分到兴仁县大山区百德公社卫生所,那里离县城大概100多公里,不通车且严重缺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我迎来了人生中接收的第一个病人,她一名产妇,生了一对双胞胎,生完后胎盘未排出,听说贵阳的医生来了,产妇及家属就来找到我。我那时并没没听说过这种情况,但产妇的问题亟需医生处理,我赶紧打开背包拿出妇产科学,翻到胎盘滞留处理的内容,然后硬着头皮,按照书上所说将手伸入产道。尽管害怕,但我还是鼓起勇气沿着产妇的产道壁开始慢慢剥离,顺利把胎盘取出,挽救了产妇生命。这次经历,让我壮大了胆子,也让书籍成为了我最好的帮手。在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碰撞中,我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了敬畏,坚定了自己做好一名医生信念。


▲安裕文教授在科室与同事合影




▲安裕文教授与其研究生合影

1974年,我到贵医附院内科进修。那时省内的大医院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补充新生力量了,各家医院都出现了人才断层现象。所以当时有一项政策,可以把1965年以后毕业的大学生择优调入大医院。我在贵医附院进修时的表现受到了科室老师们的认可,所以在1975年,我被调到贵医附院工作。我原以为肯定会到内科,结果被分到了麻醉科。当时我心里还有点抵触,因为那时我们医学院校基本都没开设麻醉专业课程,我对麻醉一点都不了解。我记得刚进科室时,一共只有7个人,其中4个医生至少比我大十来岁,还有3个是护士转岗来的。接待我的是当时的科主任薛承奚老师,他的热情缓解了我的担忧,在他专业的指导下,加上我有7年农村医生的经历,我比刚进入临床科室的学生更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不久我就完成了第一例麻醉——硬膜外麻醉,用一根像锥子一样长粗的针,打到病人靠近脊髓的一层膜外面。这需要前期大量的训练,因为如果不小心把硬膜打穿,下一层就是病人的脊髓,一旦损伤脊髓便会造成病人瘫痪,所以需要十分谨慎。





▲安裕文教授牵头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经食道心房调博在麻醉中的应用”

麻醉简单来讲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全身麻醉,另一个是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最简单的方式是用面罩罩住病人的口鼻,通过滴乙醚来施行。现在绝大部分全身麻醉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另一大类是局部麻醉,最简单的是表面麻醉,比如做眼科手术、鼻腔手术时喷药麻醉。还有皮下神经组织麻醉,用注射器在皮肤下边或神经干周围打麻醉药。另外,椎管内麻醉也属于局麻,最常见的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我刚进科时,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的比较多,全麻较少,且大多是用滴乙醚的方式。但乙醚有难闻味道且有燃烧爆炸的风险,所以后来随着麻醉药的发展,进口麻醉药增多。现在全身麻醉药种类越来越多,还有速效的,不到一分钟就能起效。全麻从最初的稀少变得很普及,现在全麻占的比例比我刚进科时大得多。当然,除了药量、药类选择外,麻醉医生还要承担更艰巨的任务,要当好手术科室的内科医生。给病人手术时,外科医生专注做手术,麻醉医生则要保证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痛不动,还要保证病人内科疾病的稳定。可以说,病人在无意识的状况下,把自己整个生命都交给了麻醉医生。所以麻醉科的工作责任重大,在麻醉科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既然选择学医,就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否则就不要从事这个行业。同时,对病人来说,医生的医术很重要,但医德更应放在首位,医生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对病人都有很大影响。做麻醉不仅要用手,更要用心。



▲1999年,安裕文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安裕文教授获中国女医师协会颁发的“巾帼建功模范医生”奖章

工作几十年来,作为无影灯下的守护者,我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也获得过全国女医师学会颁发的巾帼建功模范医生。作为贵医附院的一名退休医生,我希望我们医院更加现代化、规范化、人性化。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继续发展壮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老专家口述史】安裕文:做麻醉用手,更要用心
分享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