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

【老专家口述史】陈景端:把科研创新书写在临床一线

发布时间:2025-05-19 16:21    本文出处:管理员   
分享



编者语

医者之志,历久弥坚。八十余载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传承绵延不绝。一代代贵医人扎根黔中沃土,胸怀民族大业,心系百姓健康,传承大医之术,肩扛传道之责,成就桃李满园,为护佑人民健康奋斗不息。即日起,“老专家口述历史”栏目将不定期推出,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改革发展中的精彩故事和老专家潜心医学、救死扶伤之往事,勾勒贵医人改革奋斗、不懈求索的时代群像,以期传承先辈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陈景端,1939年5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63年贵阳医学院毕业,同年进入贵医附院妇产科从事临床工作,曾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妇产科主任,贵州省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贵州分会妇产科学会副主委,中华预防医疗学会妇女保健学会第二届委员。担任贵医附院妇产科主任期间,努力巩固创建爱婴医院成果,对不足之处进行充实,为医院顺利通过爱婴医院复评作出重要贡献。共发表论文28篇,《子宫绒癌高危因素治疗方法与生存率关系的研究》《计量诊断法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上的应用》《对估计手术难以切除肿瘤的晚期卵巢癌术前化疗的探讨》等先后入选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二、三、五届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主持完成的“影响优生优育四种疾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获1998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口述内容

我1939年出生在贵阳,有六个兄弟姊妹,小时候家庭比较困难,只有父亲一人工作,他承担着整个家庭开支的重担,无暇再关心我们的学业,所以我们家只有我读了大学。考大学时通过一些宣传册,我了解到贵阳医学院在国内比较知名,在解放前是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的9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所以内心比较向往,便报考了贵阳医学院的儿科系。入校后读到大二时,教育部要求各大医学院校培养基础学科的人才,我被调去读化学专业班,在生物化学专业学了一年多。但是后来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专业班办不下去,我便重新回到医学系继续学习,于1964年毕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组,结果还没去报到就被借调参加“四清”工作,工作一个月后,组织部又下文把我调入了妇产科。进入妇产科后,我发现科室的人才队伍、医疗技术都很强,科室里的前辈和教授们,如窦光龄、沈碧莹、潘美兰等都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精湛的医术,对我影响很大,让我逐渐热爱上妇产科,希望通过锻炼和学习努力向前辈们看齐。



▲陈景端教授担任贵医附院妇产科主任时在医院留影

1993年,卫生部要求,全国各地要推广爱婴医院,当时我们由何珜院长带队,我任职副队长,带领我们妇产科、产科医生,大概有10人,专门到北京协和医院去参观,因为他们在爱婴医院的创建上先走了一步,我经过参观体会到爱婴医院的核心,就是母乳喂养,我们抓到这个中心回来,就立即对产科病房各方面的安排,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创建了贵州省首家爱婴医院。

我对贵阳医学院充满感恩,我的成长离不开贵医附院老师们对我的栽培。我觉得贵阳医学院现在比以前有很大发展和进步,医学是无止境的,希望医学院以后能取得更大发展,在西南地区保持前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老专家口述史】陈景端:把科研创新书写在临床一线
分享

预约挂号

就诊指南

专家介绍

医院导航

健康科普